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社区基金“杠杆”撬动基层治理效能(人民眼·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②) 人民栀子树依然青翠 正文

社区基金“杠杆”撬动基层治理效能(人民眼·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②) 人民栀子树依然青翠

来源:重义轻生网编辑:百科时间:2024-06-02 16:58:22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托育中心老师陪小朋友玩耍 。杠杆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与黉门街社区干部、社区市居民代表一起讨论基金项目申报情况 。基金基层银河赌城开户【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

  有了社区发展基金购置的撬动音响设备 ,黉门街社区合唱团排练的治理热情更高了。
  以上图片均为徐松摄

  引子

  三角梅凌寒绽放,人民栀子树依然青翠,眼推冬日的动城四川省成都市电信路26号院生机盎然 。拾掇着小花坛里的持续杂草 ,居民俞涤生脸上笑盈盈:“过去花坛破旧 ,发展如今焕然一新  ,杠杆靠的社区市是社区发展基金助力 。”

  2017年6月公布的基金基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不断拓宽城乡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撬动鼓励通过慈善捐赠 、治理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 。2021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 。

  “探索设立社区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区发展治理,调动社区居民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被写入成都市2017年9月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迄今,成都市已成立9家社区基金会 ,累计筹集款物价值6500余万元,设立社区发展基金252只,服务群众超过500万人次 。

  今年10月,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 ,由上海市与联合国人居署 、国际展览局共同编写的《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发布 ,成都社区发展基金等案例入选。

  社区发展基金有啥用 、从哪来、如何用 、咋监管?近日,记者蹲点调研社区发展基金服务社区发展治理的成都探索 。

  

  基金有啥用 ?

  “众筹”解“众愁”,社区的大事小情有人管、有钱办、有章循

  走进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电信路26号院,扩建后的花坛栽花种树,芳香袭人;曾垮塌一半的车棚已翻新加固 ,自行车和电动车整齐排列;花坛旁搭了凉棚,棚下一张桌子 、银河赌城开户【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几把椅子 ,俞涤生和街坊们没事就喜欢带上茶壶 ,坐在这里摆摆龙门阵 ,好不惬意。

  2020年5月  ,黉门街社区启动电信路26号院微改造项目,2万多元经费由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管理的黉门宜邻社区发展治理基金(以下简称“黉门宜邻社区基金”)提供,一个多月后项目顺利完工。

  “一笔基金 ,圆了居民们多年的心愿 。”在这个院子住了14年的俞涤生坦言 ,过去环境可不像如今这样整洁。那时 ,花坛窄小 ,车棚垮塌,楼顶漏雨 ,公共水管破损,街坊们没少抱怨 。

  2017年,电信路26号院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街道利用项目专项资金完成了居民楼顶维修 ,实现了自来水管“一户一表” ,可花坛和车棚等院落环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

  居民们纷纷向社区反映意见。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申民辉也很无奈,他向居民们解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要针对主体建筑,院落附属设施的更新 、美化暂无资金支持。每年的财政预算虽然安排了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发展治理的社区保障资金,但额度很有限  。

  “社区发展治理不能只靠财政投入 ,要拓宽渠道,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  。”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江维说 ,要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者 、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满足社区环境改善、托育养老、助餐助残、文化服务等各项需求。

  “众筹”解“众愁”,让社区的大事小情有人管 、有钱办、有章循 。2018年7月  ,在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推动下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作为四川省首家社区基金会宣告成立。

  “基金会以‘整合多方资源、实施公益项目、解决社区问题’为宗旨,协助社区管理募集到的社会资金,撬动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公共服务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济舟说。

  2018年12月,黉门街社区设立了黉门宜邻社区基金,由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负责日常管理 。2020年5月  ,基金会向黉门街社区拨付了电信路26号院微改造项目资金,由成都市武侯区培力社工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项目实施。

  “有了改造资金,还得大伙儿齐心  。”指着车棚地面上的停车线和墙壁上关于文明家风的宣传画 ,俞涤生说,“这些都是居民自己画的。”

  李济舟介绍,黉门宜邻社区基金设立以来,共筹款近50万元,使用逾17万元,除电信路26号院微改造项目,还为社区合唱团购买音响设备,支持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摄影培训等活动  。

  “我们跟着专业的摄影老师学了6次,最后还办了个小型的手机摄影展 。”62岁的居民吴泽英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精美照片,“社区环境越来越美,我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多亏了社区基金的支持 。”

  基金从哪来?

  社会企业筹一点 、爱心人士捐一点、慈善信托募一点  ,社区基金“小杠杆”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一笔2万多元的社区基金,改善了电信路26号院的人居环境 。这笔社区基金的启动资金,来自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的注资  。

  一家企业为啥要投社区基金 ?这还得从社区办企业说起。

  2018年4月 ,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明确,“社会企业,是指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注册,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 、改善社会治理  、服务于弱势和特殊群体或社区利益为宗旨和首要目标 ,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会目标再投入自身业务 、所在社区或公益事业 ,且社会目标持续稳定的特定企业类型”“鼓励社区开展社会企业发展试点工作” 。

  作为成都市社区治理改革试点 ,在上述文件出台前,黉门街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 ,带动社区28名热心居民一共筹资30多万元,于2018年1月注册成立了成都市首家社区社会企业——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 ,通过与市场化机构合作等方式 ,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 、养老服务等 。

  “居民变股东,能更加广泛地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申民辉介绍,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成立仪式上,自己为居民股东颁发了股权证书,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劲头更高了 。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培育社区社会企业226家 ,全部由社区居委会控股 ,其中居委会作为特别法人全资成立的有197家。“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股份中 ,居委会占比51%。”申民辉说。

  “作为社区的社会企业,既可以服务社区发展,也能为社区基金注入启动资金 。”申民辉介绍 ,2018年11月 ,黉门街社区向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递交了设立黉门宜邻社区基金的申请。

  翻开黉门宜邻社区基金相关资料 ,设立申请书、基金管委会成员信息表、合作协议书等材料齐全。“社区在向基金会申请设立基金时 ,要填写申请书 ,确定基金管委会成员 。”李济舟介绍,基金会在收到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设立审核,与黉门街社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2018年12月底 ,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将10万元启动资金正式汇入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账户。“由于这笔基金的启动资金刚好达到10万元  ,符合专项基金的设立要求,因而属于专项基金 。”李济舟说 ,启动资金在3000元以上 、10万元以内的属于微基金。

  “启动资金有了 ,长远来看还需要源头活水 。”申民辉介绍 ,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章程规定,“盈利的20%以上回馈居民,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活服务。”因此,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每月都会拿出两成利润投入基金   。

  如何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李济舟介绍,基金会鼓励各社区吸引社会企业和爱心居民捐资捐物 ,实现基金可持续运转。翻开捐赠记录,除启动资金外,黉门宜邻社区基金的后续捐赠资金中 ,企业捐赠21.7万元,占比约55%。

  “叮咚——”手机提示 ,一笔钱款到账。李济舟一瞧,是黉门街社区托育中心将当月的捐款转到基金会账户上了 。“不少社会企业与社区发展形成了良好互动,每月都会有捐款进入基金会账户。11月,黉门宜邻社区基金收到捐款5825元 ,目前累计余额为31万余元 。”李济舟说 。

  打开手机 ,黉门街社区托育中心负责人权勇向记者展示捐赠票据和转账凭证,托育中心每月都向黉门宜邻社区基金捐赠3500元。

  “企业既是社区基金的捐助者 ,也是受益者。”权勇说 ,黉门街社区的职工家庭较多,过去居民子女托育难问题比较普遍 。2022年5月,社区党委研究并经居民代表大会同意,决定向第三方托育机构免费提供社区内一处46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 ,方便居民子女就近入托 。成都华希智慧托育服务有限公司在项目比选中脱颖而出,承办黉门街社区托育中心 ,今年2月正式运营。

  步入托育中心橘黄色的二层小楼,孩子们正在老师带领下做游戏 ,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黉门街社区托育中心成立后,黉门宜邻社区基金为每名入托幼儿每月补贴150元,如今托育中心里已有50多名孩子。

  “我们中心托育费每月1980元 ,约为周边市场价的一半 。算上社区基金补贴和部分职工所在单位补贴,最低的月托育费只要840元。”权勇说 ,企业通过捐赠资金反哺社区基金,形成了良性循环。

  构建多元化的社区基金筹集渠道,成都市还探索建立慈善信托等社会资金募集模式 。“去年以来,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参与设立平安刘昌琴慈善信托、成都社区垃圾分类慈善信托等,用于培训社区待业女性学习美妆技术、支持社区开展环保活动等 。”李济舟介绍,基金会和信托公司分别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和信托财产管理 。

  “社会企业筹一点 、爱心人士捐一点、慈善信托募一点,社区基金‘小杠杆’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江维介绍,截至目前,成都9家社区基金会累计筹集款物价值6500余万元,设立社区发展基金252只 ,实施项目超过500个,服务群众超过500万人次。

  基金如何用?

  社区立足群众诉求提申请,基金会科学评估严把关 ,第三方执行机构公开竞标管项目

  一张小方桌 ,围坐着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和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  。日前 ,在黉门街社区居委会的一间会议室里,围绕“社区直播间建设”项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讨论热烈 :“不是直播带货吧?”“当然不是,是请专家讲解保健知识 、心理辅导等,让没法到现场的居民能够线上参与”……

  这样的项目会商,黉门宜邻社区基金管委会成员  、黉门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苏仕平几乎每月都会参加 。社区申报使用基金  ,需要基金管委会3名成员一致同意,还得提前听取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的意见 。

  项目申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苏仕平介绍 ,首先得立足居民诉求提申请 ,“就拿电信路26号院微改造项目来说,院落设施陈旧、街巷环境欠佳 ,很多居民都曾反映过,因此被列为社区基金优先安排的项目 。”同时 ,基金管委会要提前做好预算,确保材料购置、施工费用等开支不超出基金规定的使用范围。

  申请使用社区基金 ,制定一份思虑周详的项目计划书至关重要。“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背景、目标、概述和执行方案 。从具体时间安排到项目团队分工 ,都要清晰呈现 。”苏仕平说,项目计划书确定后,还需基金管委会成员全部签字认可 。

  社区向基金会申请使用基金时,项目计划书、项目预算表 、拨款申请审批表等缺一不可 。基金会接到社区递交的材料后,交由专家团队评估把关。李济舟介绍 ,像黉门宜邻社区基金这种专项基金,通常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随后基金会拨付70%的项目预算款 。而微基金的审核只需7个工作日 。

  2020年初,电信路26号院微改造项目得到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审核同意,黉门街社区着手遴选项目执行机构 ,武侯区培力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等3家机构入围 。

  遴选讨论会上,社区干部各抒己见,最终培力社工中心被选为项目建议执行单位 。“其他两家机构也各有所长,培力社工中心之所以胜出  ,在于熟悉社区居民。微改造项目需要与居民反复沟通  ,这是一大优势。”苏仕平说,培力社工中心是黉门街社区的驻点社会机构 ,平时就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 ,“社区将建议机构名单提交居民代表大会审议 ,最终培力社工中心被正式确定为项目执行机构。”

  打开培力社工中心的项目实施记录 ,一项项账目列支详细并附有发票 。“项目完成一个月内 ,执行机构需要提交项目成果资料和总结报告 ,交由基金管委会验收 ,形成项目结项报告 。之后  ,执行机构提交尾款申请和发票 ,基金会再拨付剩下的30%项目款 。”李济舟介绍,社区基金的使用 ,决策权在基金管委会 ,基金会负责项目审核 、实施管理和资金拨付  ,形成了规范完整的工作流程 。

  基金咋监管 ?

  把账本晒在阳光下,将资金用在刀刃上,重大事项报告和财务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一些微改造项目由居民自行实施  ,没有第三方机构,这样的项目如何规范账目记录?”在一次项目评审会现场,黉门街社区居民吴泽英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

  “居民自行组织实施的项目 ,如果有采购物资 、开展活动等费用支出 ,需要直接拿发票来基金会报销  ,这样才符合规定 。”李济舟解释道 。吴泽英对基金会的规范化管理很满意,今年9月又向基金会捐赠了2000元。

  “社区向基金会申请使用基金时 ,捐赠者能旁听讨论会并现场查看账目。”李济舟介绍 ,吴泽英就曾多次参加项目评审 。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成立伊始,便出台了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提出,“维护基金会财产安全、完整”“基金会财务活动依法接受社会公众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 ,接受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审计” 。

  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机制 ,武侯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社区发展科科长杨元定期到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检查项目运行和财务状况 。

  走进基金会档案室,桌上各类材料整齐码放,工作人员已将黉门宜邻社区基金等项目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好 ,每项活动都有照片,每笔支出都有记录。翻开电信路26号院微改造的项目计划书和结项报告 ,杨元逐页查看,“账目很清晰,有据可查。”随后,杨元随机抽查了基金会年报和其他项目信息 。

  “作为基金会的业务指导单位,我们每周都会碰头 ,有时讨论具体项目如何执行 ,有时了解基金会和重要社区基金的收支运转情况 。”杨元介绍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已累计管理90只社区基金,每一笔账目都要接受监督  。同时 ,基金会的年报  、月报 、财报也会同步递交武侯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审查。

  打开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的收支明细 ,杨元看到 ,基金会今年11月收入逾13万元,支出44万元。截至目前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累计募集物资1843万元,服务114个社区,受益居民达90万人 。

  基金会的财务状况还需第三方审计公司实施年度审计 。今年3月 ,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审计报告,对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去年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基金会进行资产评估。

  民政部门也对基金会和基金的运行开展专项审计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 ,四川省民政厅对其开展过2次专项审计 ,查财务报表,看专项资料,监督基金会运行是否规范有序。去年11月,四川省民政厅对全省社区基金会开展等级评估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被评定为4A级  。

  “社区基金会规范运行,既靠外部监督,也靠内部管理。”李济舟介绍 ,今年5月 ,由捐赠者代表、高校学者、媒体代表、社区代表等组成的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理事会召开,审议基金会2022年工作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讨论了基金会“申请公开募捐资格”等重大议题 。

  “基金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每年年初基金会制定财务预算 ,支出方向、筹集方向都要上报理事会讨论同意 。”李济舟说 。

  登录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官网,基金会的年度报告、财务公示等详细列明 ,每一笔社区基金的来源、去向都有据可查 。每月开展的重要活动与财务状况,基金会也都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

  “把账本晒在阳光下 ,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重大事项报告和财务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李济舟说,规范化发展是基金会的生命线 ,只有公开透明  ,才能走得更远 。

  今年3月 ,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市民政局印发《关于支持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 ,提出加强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 、优化社区基金会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基金会指导监督体系等措施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推动成都社区发展基金的规范化 、制度化建设 。”江维说 。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2日 15 版)

(责编 :彭静、王潇潇)

0.172s , 13575.648437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社区基金“杠杆”撬动基层治理效能(人民眼·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②) 人民栀子树依然青翠,重义轻生网  

sitemap

Top